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12月6日近日,《云南湿地保护工程规划》通过评审。这是云南省第一个关于湿地保护的规划。湿地,人称“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随着我国对湿地资源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普遍遭到破坏,自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湿地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成为我国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任务之一。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召开了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
2006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云南省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中南半岛的过渡地带,是长江、珠江等六大江河的上游或发源地。云南高原湿地在全球湿地生态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特别是高原沼泽、沼泽化草甸,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保护价值,云南高原湿地“水塔”还为近10亿人口提供了异地效益。
20世纪80年代初期,云南省建立了一批湿地保护区;近年又申报和建立了一批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大山包、苍山洱海、会泽黑颈鹤、碧塔海、纳帕海、拉市海、沾益海峰和泸沽湖8个保护区及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纳入国家湿地保护工程,并已开始实施;实施了退耕还林和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大力开展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建立了水资源监测网络体系,建立了100多个直属水文水质监测站。云南在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为加强云南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的要求,经过艰苦努力,云南省林业厅主持开展并完成了《云南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编制工作。
本文关键词:云南省,第一个,湿地,保护,规划,通过,评审,-PG,PG电子官方网站
本文来源:PG电子官方网站-www.doseldid.com